Currently browsing category

Lecture

November 23: Snøhetta: People. Process. Projects.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Shanghai Study Center 2015 Fall Public Lecture Series Speaker: Robert Greenwood Lecture Title: Snøhetta: People. Process. Projects. Date: 23 Nov 2015 (Wednesday) Time: 19:30 – 20:00 Venue: HKU/Shanghai Study …

November 18: Tokyo Urbanism

On 18 November, we will be continuing our Fall 2015 public program with a talk by Prof. Masami Kobayashi, architect, urban designer and professor of Meiji University at 7:30pm. This lecture will track the history of Edo/Tokyo and the …

27 October : Álvaro Siza – Architecture and History

We will be kicking off our Fall 2015 public program with a lecture by Christian Gänshirt, Ph.D., AKB, Associate Professor, MArchDes Programme Director. This lecture gives an overview on how Alvaro Siza’s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developed over time, under changing political and …

7月31日: “城市化中国:历史、当下与未来”

本周四下午在港大上海中心“城市化中国:历史、当下与未来”论坛,由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主办。中外名学者将进行十余场演讲与对谈。讲座免费/英文 时间:下午2开始 地点:北苏州路298号近四川北路,10号线天潼路 电话:021 6307 7018 演讲嘉宾与主题安排: 2点 昨日之城:当代都市之历史 主持人:Alison Isenberg,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 嘉宾:Janet Chen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上海的城市历史与不安” Huo Li教授,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走向集中城市化:建国初期30年的城市与规划政策” Kosei Hatsuda教授,东京大学建筑学院 Shin Nakajima教授,东京大学科技研究中心 “西方之外的城市化与城市规划-日本与东京” Juan Du教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深圳,一个当代城市被遗忘的过去” 5点15分,老城新造:通信,交通与住房 研究生论坛: 主持人:Keith Wailoo,副院长,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院与Woodrow Wilson学院 参与者:Sean Chen,WWS学院 “数字城市化:智能都市、大数据城市以及城市数据信息设施构建” Lily …

4月28日: 城市与身份

我是谁?在20世纪,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经常与国家有关。但事实上在今天,人们与国家的依附关系正在被淡化,很多观点认为人与国家的依附关系如非取代则将会被“国际身份”与“世界大同主义”的崛起重新定义。事实上对于这种关系最好的补充可以是向“下”看城市,而非向“上”,从国际层面来寻找答案。贝淡宁教授在讲座中将会讨论如下话题:为何城市被逐渐视为社区和身份认同的来源?怎样理解“城市自豪”或“爱城主义”并如何将其推广?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深“爱城主义”又将怎样在当下语境中被更好的解读? 贝淡宁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毕业于麦吉尔大学和牛津大学。他曾在新加坡,香港和上海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已经在清华大学教授近十年的政治哲学。他是清华大学政治理论教授和比较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他的最新著作《城市的精神-为什么城市特质在全球化时代如此重要》与Avner de-Shalit共同出版(普林斯顿出版社)中文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并于2012被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非虚构类作品。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在国内外知名媒体上发表评论文章。 地址 香港大学上海学习中心 北苏州路298号,近四川北路 地铁十号线天潼路站

4月26日:中国式造城在非洲

中国非洲的城市建设中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只需要在Google Earth卫星地图上俯瞰非洲大陆你就能发现这些由中国建筑项带来的影响与改观。开发商和设计师。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不远处的Kilamba新城就是最好的例子。一项大型的城市开发项目将为50万人提供住房。这个项目由中国中信集团投资建造。在这一项目中出现的重复型住区建筑模式在中国普遍存在,不论是沿海厦门还是边疆喀什。 来自中国的建筑承包商,开发商和设计师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非洲的城市发展。那么这种向外输出中国式造城模式能否成功?中国能否将自身受益其中的发展模式成功输出?中国能否将这种高速度、大尺度的城市化带到非洲? 西行计划(Go West Project)的创始人Daan Roggeveen(香港大学/MORE建筑事务所)和Michiel Hulshof(Tertium)将对中国大型城市发展研究的经验用于学习中国模式在地理条件极为重要的非洲的影响。 Hulshof 和Roggeveen与城市中国杂志共同出版的最新一期“中国式造城在非洲”发布会将于4月26日下午3点在港大上海中心举行。 演讲嘉宾:黄正骊,Everlyne Otieno 和Daan Roggeveen。黄正骊,城市中国编辑,博士研究生关注肯尼亚城市与非正式住房。Everlyne Otieno任职于肯尼亚基苏木市政府目前就读于同济大学研究生课程。 地址 香港大学上海学习中心 北苏州路298号,近四川北路 地铁十号线天潼路站

3月31日: “设计中的新集体主义”

3月31日将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媒体艺术学院的费俊教授针对电子时代的新集体主义进行演讲。其讲座将围绕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如何进行互动以及互补,围绕公共空间内大数据的采集与使用进行案例分析。 费俊曾就读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副教授,交互艺术与设计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交互北京发起人,某集体创意总监。 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致力于跨学科和跨媒体的艺术与设计研究,实践涉足数字艺术、交互艺术、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界面设计、数字出版和其它未知领域。 2005年在中央美院设立交互设计、移动媒体内容设计学科并从事教学、科研及大量的设计实践。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交互媒体艺术与设计的研究、创新及行业应用。从2010年至今为奥迪中国研究院、时尚出版集团等机构设计制作了大量移动应用程序和交互装置等。

3月27日: 从基于威权的集体主义到源于个人选择的集体主义

中国的集体主义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现代性规划, 其抱负不仅是通过武装斗争打下江山,更是要通过基于威权的集体主义组织改造社会, 进而改造人性。 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不仅不是宪政意义上的民主路线,其实质正是集体主义治国路线的力量动员和整合的机制, 其核心不是相信群众而是动员群众, 是依靠天纵英明的领袖, 藉全能主义的组织, 强加领袖定义的集体意志而将分散的个人组织成为具有统一意志的革命力量和建设力量。 邓小平的改革肯定个人感性权利的正当性,其实质是肯定非政治事务的个人主义, 一方面这种洛克式的个人主义有效地逃离基于威权的集体主义并猛烈地腐蚀后者, 中国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原子化, 为威权支持的集体主义道德也土崩瓦解, 直接拖累社会公德严重滑坡;另一方面, 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集体主义组织的解体和自由创业的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合作越来越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组织模式,无论是在经济市场的场域,还是在社会服务及其他人 群活动的场域,一种不同于威权主义的集体主义的新集体主义正发展出来。邓飞以自媒体凝聚其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创造了造福社会的免费营养午餐项目, 是为万千公民个人和机构的自由呼应而集合成的集体机制所成就。戈壁挑战赛的吸引力,并非因为它看似精英的游戏, 参与它意味着与普罗大众的区隔而获致身份炫耀的价值, 恰恰相反,它是去中心化的, 或者它最终肯定的是个人通过自控力的卓绝努力而达致集体的成就。 今天,提出“新集体主义”或许超前了点, 但透过千百万男男女女投身合作和公益的活动, 显示他们对原教旨的个人主义的不满和失望, 及走向通过自由的个人为改善社会而结成具有更多集体关切和公益承诺的新社群主义运动的愿望和努力。 于海,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复旦大学北欧中心研究员、上海慈善基金会荣誉理事,上海东方讲坛讲师、上海法制宣讲团讲师等。主要研究领域:西方社会思想史、城市社会学、社区与志愿组织研究等。曾出版多部学术论著并在多所世界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11月18日讲座: 张轲

从2010年到2015年,饥饿的中国城市化将在每年消耗一千两百万英亩土地。自1996年起直到2010年间,城市化已经消耗掉一亿五千万英亩农业用地,占整个农业用地的8%。 标准营造在一项针对城乡空间与社会矛盾的研究中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反思。 问题摆在新一代中国建筑师面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张轲将通过一系列标准营造近年来在不同地区与地域条件下的项目探讨不断变换的城乡视角。 张轲是standardarchitecture标准营造的创始人,标准营造作为中国最优秀的设计团队之一,其实践超越了传统的职业划分,涵盖了城市规划、建筑、景观、室内及产品设计等各种专业。近十年来,在一系列建成的文化项目的基础上,标准营造逐渐成长为当下中国最具批判性和现实意识的新一代建筑师。

11月11日讲座:黄印武

黄印武,1996年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游学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与香港大学。他先后任职于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致力于遗产保护与乡村发展时间。2003-2012年起负责沙溪复兴工程境外慈善资金项目的实施,2011年起负责主持沙溪低碳社区项目。 在这个演讲中,黄建筑师将论述在乡村做设计并非只是换了个地点做设计。城乡差别所决定的不同语境提出了极不相同的设计条件,设计实现的方式也迥然不同于城市。于是乎,设计的始终都必须植根于对当地技术、文化风俗等乡村限定条件的了解和理解,基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沙溪复兴工程实践对此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11月4日讲座:温铁军

温铁军教授(1951年生于北京)多年从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研究。先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本次港大上海中心讲座主题:全球危机及中国应对。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是:在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小有产者”的基础上,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由此决定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特征是“金字塔稳态“。 在全球化危机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正在承受发达国家经济危机转嫁的后果。在新中国6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先后发生过8次经济危机。凡是能向农村转嫁代价的,危机就在城市“软着陆”;否则,就只能在城里砸出刚硬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当前,中国利用幅员辽阔的大国优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既是应对全球化危机的有效方法,也是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主要方式,正引领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在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把握好“去城市化”理念至关重要。 城镇化不是要从大城市引进大企业和传统高污染行业,也并不意味着城市人口占比上升。推动城镇化要在最短半径中让最多的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以一定基础建设为条件,吸引有创业能力的中小企业入驻,以此化解大城市产业过度集中、人口资源关系紧张的局面。同时,应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注重保留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尊重多样存在的社会生态。

10月28日讲座: 李大维

从1990年起李大维便开始参与开源运动,曾经是免费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成员、Objectweb董事会成员并参与Apache项目运作。在过去20年,David发起并过众多开源软件项目并服务其中。2010年他创立了新车间,中国第一个创客工坊,并在全国开启追随创客文化的风潮。近年来李大维又开始关注城市农业,并探究如何将开源精神融入到农业和园艺之中。 本次讲座将关注食物的生产过程。从过度化学肥料和过度农药种植出来的蔬菜到转基因食品,食物安全是现代生活的一大问题。这个问题不单是一个对农地和农业的监督和管理,而是更深层的工业化农业的结果。工业化的农业把消费者和生产者放在对立的角度,成为这些食物生产弊病的根源。第三方认证如有机标准只是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个补丁。在这里我们提出”同耕”的平台,从根本的问题上改变我们跟我们的食物的关系。同耕连接食物的消费者和农民,把双方的利益放在一起,共同合作耕作出更安全,更健康,更环保的食物。